- 翟俊;
从弹性科学及弹性城市概念的生成和发展出发,将弹性与弹性城市理论与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相结合进行整合研究,探讨在城市扩展带来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如何使城市更具弹性和可持续发展。以美国飓风"桑迪"灾后重建竞赛的优胜方案为例,从理论上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实践进行说明。从跨行业跨学科的分工合作、生物多样性、备用和模块化设计、多功能性、适应性设计、跨尺度网络和联系性6个方面初步探讨了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弹性组织架构,为当今乃至未来中国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提供新思路。
2016年08期 v.40;No.351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79K] [下载次数:16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2 ] |[阅读次数:2 ] - 彭翀;邹祖钰;洪亮平;潘起胜;
在旧城区更新的过程中,基于风热环境优化的改造策略对改善旧城地段的居民生活品质意义重大。以武汉大智门地区为例,综合考虑了外界盛行风、自然对流和热辐射等多重作用机制对该城区热舒适性和通风效应的影响,采用CFD数值模拟技术,建立流体与热传导数学模型。通过"局部拆除改造"的方式,对不同的局部拆除方案下旧城片区近地面处的通风效应和热舒适度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了导致旧城区风热环境恶化的城市布局因素,并基于拆除区域的空间布局提出了创造长街短巷、拓展潜力风道、构建插花布局、采用T形空间、点状优化生态基底等旧城"局部改造策略"。研究结果可从风热环境舒适度的角度对旧城更新规划和城市设计提供借鉴,以创造更为舒适的人居环境。
2016年08期 v.40;No.351 1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97K] [下载次数:16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2 ] - 周钰;
"贴线率"概念来源于美国城市规划中的"街道墙"概念。而通过考察"贴线率"指标的使用现状,发现其内涵及算法存在多种不一致的表述。针对其算法不够完善,控制效果有限等问题,提出回归"街道墙"本源,限定其使用范围;或者建立根植于我国城市形态特点及规划实践现实的,较为全面的街道界面形态规划控制指标体系这两条可能的途径,以供探讨。
2016年08期 v.40;No.351 25-2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5K] [下载次数:2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9 ] |[阅读次数:2 ] - 宋金敬;刘莉丹;王文华;
随着城市产业结构退二进三、工业区从城区外迁,昔日的工业用地因污染严重而被逐渐废弃,城市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这些所谓的"棕地"严重阻碍了当地社区、社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此时,如何经济高效地治理和可持续开发利用工业污染场址,准确把握棕地问题的发生机制,有针对性的制订一套先进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应用于棕地重建,获得社会、经济和环境的三赢,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本文以淄博市典型工业棕地分布区——四宝山片区为研究对象,提出城市棕地的再利用不应只是单纯从产业转型或环境保护方面切入,而应着重通过研究城市时空演变趋势的分析,找准规划区所需承担的区域功能,从城市空间修补与城市机能完善的观点进行思考,提出分区、分级、分类对生态、土壤、产业三重修复的理念和"四位一体"的复兴策略,旨在实现区域整体的复兴和创造新的都市空间,为工矿城市棕地再开发开拓思路、提供依据。
2016年08期 v.40;No.351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04K] [下载次数:7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 ]
- 袁琳;袁琳;
古代都江堰灌区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建立了发达的人工水系统,与此相协调形成的地区管治体系对保障地区水系统持续发挥多样的服务功能起到重要作用,为地区居民带来广泛福祉。本文通过系统发掘相关历史文献研究这一地区水系管治的历史经验,从国家决策与地域监管、多县统筹与地域整合、县域管理与乡村自治等三个方面反映古代都江堰灌区水系统建设、维护中的地区协作特征,并以此启发当前中国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认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地区整体观、重视"均和性"的建设原则、广泛的社会共识与多层次的地区协作。
2016年08期 v.40;No.351 36-4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45K] [下载次数:1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2 ] - 张伟;王家卓;车晗;王晨;张春洋;石炼;范锦;
海绵城市建设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方式,已融入到新型城镇化和水安全战略中。南宁市作为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在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开展了相关探索与实践。南宁市海绵城市总体规划构建了城市自然生态空间格局,保障区域海绵本底安全,同时结合城市发展特征,制定了海绵城市总体建设策略。通过该规划,南宁市形成了"23+10+202"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即划分了23个流域系统,合理布置了调蓄设施、滨水缓冲带、湿地公园、生态雨水廊道、海绵公园等流域性重要海绵设施;10个海绵功能区,结合功能区主要特征,构建了海绵城市建设控制指标体系;202个管理控制单元,将海绵城市总体目标进行分解,为海绵城市建设与管理及控制性详细规划落实总体目标提供了技术支撑。
2016年08期 v.40;No.351 4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46K] [下载次数:55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7 ] |[阅读次数:3 ] - 曹靖;黄闯;魏宗财;周永鹏;王岚;
随着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品质的关注,作为改善城市环境品质与消减热岛效应的重要途径的通风廊道规划建设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以安庆市中心城区为例,借助PHOENICS软件中的FLAIR模块,运用流体动力学分析方法对研究范围的通风廊道采取"城区—分区"的研究思路进行分类研究。城区层面,识别出通风口地区和一二级风道,并将通风口地区划分为建设用地区和非建设用地区,分别提出相应的管控策略。分区层面,进一步识别出三级风道。对应新、老城区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采取差异化的研究思路:老城区以"改善现有的通风环境"为目标,针对通风环境较差的地区,提出近远期不同的改善策略,简称为"亡羊补牢"。新城区以"保障未来形成良好的通风环境"为目标,针对识别出的一二三级风道沿线地区,从宽度、建筑密度、阻风率、高宽比和开放度等方面提出控制指标要求及规划策略,总结为"未雨绸缪"。通过探索针对城市内部不同地区的差异化通风对策,以期对今后其他地区城市通风廊道的规划研究提供参考。
2016年08期 v.40;No.351 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56K] [下载次数:1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4 ] - 张刚;
城市消防是城市中重要的安全保障体系之一,本文从消防重点地区、人口密度、高层建筑分布、大型人流密集的地下空间等风险要素的空间分析入手,探索城市火灾风险评估的方法及其应用,旨在为编制城市消防专项规划、城市消防设施建设和城市消防安全管理提供扎实、科学的依据。
2016年08期 v.40;No.351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99K] [下载次数:1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2 ]
- 贾巍杨;
在我国严重老龄化的社会发展趋势下,"社区养老"以其相较"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正成为多数人的选择,然而国内仍然缺少对养老社区规划建设起指导作用的科学系统的评价指标。课题通过文献研究、专家研讨确立了指标体系的内容框架,并基于对国内老龄化程度较高的12座城市100个社区的养老生活实态大量调研,统计了老年人对社区配套设施、环境设计、住宅设计和养老服务等诸多方面的具体需求数据,结合相关性统计、层次分析法等手段得出了各层级指标的权重系数,从而初步构建出一套相对理性、科研数据支撑充足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社区适老性规划、建设和改造提供参考。
2016年08期 v.40;No.351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7K] [下载次数:34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8 ] |[阅读次数:2 ] - 许婷;宋昆;
从养老模式和养老设施的类型划分出发,一方面总结出"社区居家养老"和"社会机构养老"两种养老模式;另一方面,针对养老设施归纳出一套相对清晰的提法,与两类养老模式相对应。在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下,提出应该大力发展一种新型的养老设施——"社区老人设施",并指出应将其作为社区配套设施纳入规划,来解决绝大多数普通中国老人的养老问题。在此观念基础上,本文针对"社区老人设施",测算了其配建标准,提出了运营管理方面的建议。
2016年08期 v.40;No.351 7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3K] [下载次数:14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4 ] |[阅读次数:2 ] - 宋姗;王德;朱玮;王灿;
人口快速老龄化使得养老形势日益严峻,机构养老需求增大。在养老资源如此紧张的当前,上海养老机构却出现了市区"一床难求"、郊区"空置率高"的对立。研究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的研究思路,通过叙述性偏好调查,总结了老年人的养老机构需求特征及偏好机制,揭示了造成养老资源利用冷热不均的原因,并提出了郊区养老机构优化的策略及路径,最后以浦东新区近郊新建一处养老机构为例,开展了规划配置实践。
2016年08期 v.40;No.351 77-8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1K] [下载次数:15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4 ] |[阅读次数: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