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0年12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英2000年12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李学峰,陈岩松2000年12期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良镛
针对京津冀北地区发展中的问题 ,借鉴近年来国外大城市地区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 ,提出京津冀北地区的发展战略 :寻求从区域解决城市问题的可行途径 ;寻求区域整体协调发展 ;通过空间上的“疏散”和“集中” ,形成完善的城镇网络 ,促进区域整体发展 ;建立行之有效的区域协调机制。并对京津冀北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的方法论进行了探讨
2000年12期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20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3 ] |[阅读次数:0 ] - 侯丽2000年12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00年12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宛
目前的城市设计理论研究内容庞杂 ,缺乏明晰的概念平台。针对这个问题 ,收集整理了大量中外学术界对城市设计的定义 ,通过综述和分析指出 ,空间的组织是城市设计一个公认的特征 ,城市设计的定义越来越强调对空间的全面理解 ,城市设计的目标和范畴都有综合的趋向。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 ,城市设计是一种主要通过控制公共空间的形成 ,干预城市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的发展进程的社会实践过程
2000年12期 1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4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6 ] |[阅读次数:1 ] - 陈纪凯,姚闻青
通过美国密尔沃基市城市设计实践的介绍 ,阐述了城市设计的潜在作用———策动作用 ,以期对我国的城市设计有所启迪
2000年12期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4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朱子瑜,邓东,张播
以江阴市新中心区城市设计项目为例 ,就城市设计各个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讨论 ,指出明晰城市设计的层次性的重要性。并探讨了中观层次城市设计相关的概念和方法在城市新中心区的具体应用和实践体会 ,提出了城市新中心区中观层次城市设计的基本内容和作法
2000年12期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9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杨秀珠
简要分析了控制性详细规划产生、发展以至日趋成熟的过程 ,提出了目前存在及今后发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00年12期 32-3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6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李百浩,韩秀
从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史的研究现状、研究目的与意义、主要研究思想与观点、研究内容与重难点、研究方法等方面 ,提出了如何思考研究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史问题的思路。
2000年12期 34-3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2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5 ] |[阅读次数:0 ] - 王德,赵锦华
以辐射强度最大法和电话流首位对地法为基础开发研制了城镇势力圈分析计算机系统HAP。并以上虞市为例分析了势力圈的空间特征和动态变化。揭示了势力圈所具有的空间特征 ,包括势力圈边界由圆弧段构成 ;圆弧的位置及凹凸关系由相邻城镇的规模大小决定 ;势力圈之间存在并存、包含和竞争三种关系。
2000年12期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9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8 ] |[阅读次数:0 ] - 黄涛,徐建刚,陈清明,陈启宁
以苏州工业园区规划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实例 ,探讨了规划信息系统的开发模式 ,数据库的建立等基本问题 ,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功能、特点和在苏州工业园区规划管理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并对规划信息系统的改进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000年12期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4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王士兰
高速磁悬浮列车是 2 1世纪新型的、理想的交通工具 ,具有较多的优越性 ,其技术已趋成熟。我国应跨越轮轨铁路 ,一步到位发展磁悬浮列车。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飞速发展 ,区域需要建立快速、安全、舒适、清洁、节能的高速主通道。先在沪宁线或沪杭甬线上建试验段 ,然后建设宁—沪—杭—甬高速磁悬浮列车线 ,成为区域内实现 2小时经济圈的主通道
2000年12期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万勇,王玲慧
提出了重建我国城市居住地区交通设施指标体系的若干建议 ,阐释了各项指标的概念 ;并对各项指标的计算内容进行了归纳 ;从对已建小区交通设施用地指标的统计中 ,发现实际用地指标与《规范》规定的指标之间存在较大出入。经过仔细分析 ,认为应适当提高交通设施用地的比例和可浮动幅度 (一般来说 ,交通设施用地的比例和可浮动幅度大致宜在9 0 %~ 1 9 0 %之间 )。但同时也指出 ,为了引导交通结构进一步优化 ,鼓励建设人性化交通空间和居住环境 ,提倡更多的复合化建设以节约用地 ,宜将整个浮动区间值适当下调 ,至于下调的幅度 ,还有待更进一步的研究。
2000年12期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关宏志
以北京市中心商业区商业停车设施开发中出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开发利益补偿原理 ,提出了由停车设施为商家提供专项服务、并由被提供专项服务的商家对此提供补偿的建议 ,对改进中心商业区停车设施的开发 ,提高经营水平以及推动停车设施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2000年12期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9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7 ] |[阅读次数:0 ] - 潘为民
通过较长时间对交通设施管理的实践 ,分析了指路标志在城市道路管理中的作用 ,并提出了指路标志板面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00年12期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5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