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

主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承办: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主编:吴良镛

副主编:王静霞

执行主编:石

杂志社经理:李

责任编辑:王文彤  潘斌  刘聪 

平面设计:边秀花

出版:《城市规划》杂志社有限

       公司 

订购: 全国各地邮局

国内总发行: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外总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市399信箱)

国内统一刊号:CN 11-2378/TU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1329

广告许可证: 京海工商广字第

            8167

邮局报刊发行代号:82-72

定价:38.00

 

访问量:1359952

  • 《城市规划法》笔谈

    <正> 林巧(辽宁省建委城市规划处处长) 《城市规划法》终于颁布施行了。以此为开端,我们的事业进入了最有活力、最富生机的新时期。 有了《城市规划法》,对我们编制和实施城市规划意味着什么呢?我想至少有两条:

    1990年03期 3-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为我国21世纪的城市交通发展作好准备

    周干峙

    编者的话 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针对我国的城市交通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学术活动,他们特别重视对实际问题的研究,象大城市交通规划、交通政策、交通管理和其它技术方法,每年选择一两个主要问题,吸收多学科各方面专家和实际工作者共同研讨、集思广益,提出建设性意见,供有关部门决策咨询,这不仅提高了交通科学的理论水平,而且促进了城市交通规划工作的发展。去年12月,这个学会召开了10周年学术讨论会,会上发表了30多篇很有价值的论文专著,主要是对近10年来我国城市交通规划和建设现状以及学术成就进行了概述和讨论,并就如何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发展城市交通规划工作,提出了新的看法和新的观点。本刊征得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的同意,特发表10周年学术讨论会的一组文章,由于篇幅有限,只能择其部分和摘要刊登,供读者研究参考。

    1990年03期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6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交通规划的弹性模式与模型

    徐慰慈

    <正> 本模式由弹性预测、弹性评估和弹性决策等三部分组成。 (1)功能与特征 ①基本上反映了交通规划的全过程,能对交通规划作出全局性的宏观描述;②以弹性,即应变能力,作为贯串前后的主线;③如图所示,三阶段处于无固定顺序的循环之中,一般而言,以A→B→c→A……居多;

    1990年03期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城市交通规划评价方法初探

    李洪武,徐吉谦

    <正> 本文运用系统的、动态的观点,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将城市交通规划的评价划分为总体合理性、适应性、协调性、预期效益四部分,较全面地分析了城市交通规划所涉及的因素,且作了相应的讨论,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1990年03期 17-1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对城市交通发展总体战略规划的思考

    徐吉谦,惠先宝

    本文论述了进行城市交通发展总体战略规划的必要性,分析了决定城市交通发展总体战略规划的目标和内容的基本要素,并对该规划的目标和主要内容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1990年03期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论自行车交通与公共交通——兼谈如何解决广州市自行车交通问题

    刘传裔

    <正> 自行车交通在我国城市的发展有其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的必然性,但它给城市带来的负效应也十分明显。因此如何看待自行车交通及与公共交通的关系非常重要,就广州而言:

    1990年03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上海城市交通战略之我见

    陈声洪

    <正> 80年代上海城市交通显示了下列特点: 1.在居民出行中公共交通比重下降,自行车比重上升,小汽车交通增加很快。使用自行车比重增加的原因是:①人民收入增加。

    1990年03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缓解北京交通拥挤的几项管理措施

    于春全,李少明,赵新民

    <正> 一、进行单向交通流向系统优化研究。 1.发挥现有立交桥、环岛作用,实现单行、禁左、右进右出。 2.在条件允许的道路上安设中心隔离器,以减少道路的横向干扰。

    1990年03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汽车化与城市规划——兼论我国城市交通规划特色

    王友群

    <正> 我国尚处于汽车化起步时期,政府已确定把汽车工业逐步发展成为经济支柱产业之一。30年后,中国将步入汽车化发展阶段。城市交通规划应如何迎接汽车化的来临呢?

    1990年03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郑州市交通综合调查数据分析

    区文强

    <正> 郑州市从1987年9月开始,历时一年半完成了市区综合交通调查。其主要调查数据为: 1.居民出行调查: 全市日出行量194.61万人次,居民平均出行次数2.243次/人·日,出行时耗19分/次。

    1990年03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城市人行立交设施的多目标规划

    易汉文

    <正> 人行立交选址规划所关联的因素,主要有备择地址的交通流量,交通环境以及规划方案实施的可能性等。 国内调查分析得到流量适宜于建设人行立交的模糊隶属函数。流量yi的适宜度fi为:

    1990年03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交通分配问题的平衡分配模型及其应用

    吴继峰

    <正> 交通分配是对城市道路网进行交通量预测的关键步骤之一。 平衡分配模型是根据wardrop用户最优原则建立的非线性规划模型:

    1990年03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近代回归分析在交通调查分析建模中的应用

    杨仁,王冬根

    <正> 近代回归分析的发展出现了两个新的分枝——回归自变量选择和回归诊断。 一、回归自变量选择: 从所有与因变量有关的全部可能的自变量子集中,依据一定准则选择出一个最优子集。选择准则有以下六种:

    1990年03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开创我国自己特色的城市交通规划学科

    郑祖武

    <正> 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从1979年成立大城市学组开始至今已经10周年了。这十年来,我国城市交通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学会和全体专业技术人员在发展中尽到了自己的职责,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990年03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深圳特区华侨城一期建设详细规划(二等奖)

    戴月

    <正> 在商品经济发达的特区,在没有具体建设项目下,怎样做好详细规划以吸引投资?本规划按照“全局控制,局部灵活”的指导思想,较好地解决了控制与实施的问题。

    1990年03期 28-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北京望京新区总体规划的构思及体会(三等奖)

    吴庆新,瞿政

    <正> 《北京望京新区总体规划方案》综合了六个竞赛方案之长,较好地解决了综合性开发新区的各项功能要求,并在机、非分流组织、大型公建布局、艺术景观构思等方面进行了认真探索。

    1990年03期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要十分重视灾害学的研究

    罗祖德

    今年,是“国际减灾十年”计划施行的第一年。我国是一个多灾害的国家,灾害每年都要给我国特别是城市造成巨大的损失。新近颁布的《城市规划法》明确指出:“在可能发生强烈地震和严重洪水灾害的地区,必须在规划中采取相应的抗震、防洪措施。”在我们编制规划过程中,防灾问题是否应提到一定的高度呢?这里刊登两篇有关文章,意在引起大家对此问题的高度重视与深入研究。

    1990年03期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沿海城镇防潮灾的历史经验与对策

    郑力鹏

    本文分析了潮灾给我国沿海城镇造成灾害的程度与这些城镇本身的选址、建设之间的关系;总结了沿海城镇防御潮灾的历史经验,为当今沿海城镇的规划与建设提供了对策性建议。

    1990年03期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战略与选择:中国城市化道路回顾

    赵燕青

    我国城市化进程是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是经济、政治、人口、资源等社会发展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根据这一观点,深入研究了导致中国城市化不同发展进程的深层机制,对以往的城市政策进行了新的评价。

    1990年03期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下载次数:5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关于西方国家逆城市化的思考

    阎小培

    西方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过程不是城市化的逆过程,而是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它没有导致城市衰退,仅仅是改变了城市经济的核心内容。逆城市化是城市化进程中继初级、加速和成熟阶段后的一个新阶段。

    1990年03期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5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抓住龙头,依法实施总体规划——访株洲市副市长周伯华

    株洲经过30多年的建设,成绩显著。已从解放初几千人的小镇发展成为近40万人的新型工业城市。不久前,本刊记者特地走访了株洲市副市长周伯华同志,请他专门谈谈这方面的工作经验,他坦率而热忱的谈话,给记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990年03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株洲天台山路街景规划简介

    马绮丽,李鹏

    <正> 规划区地处河西中心地带,由湘江大桥与现有城区中心相连(图1),天台山路与河东中心广场、新华路形成贯通东西向的城市主轴线,轴线西端为规划中的天台山公园。规划区面积66.08公顷,沿天台山路两侧布置,纵深宽100米。规划指导思想是:以人

    1990年03期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蔷薇小观”设计构思

    刘兴发

    <正> 石峰公园是株洲市的市级公园,占地2350亩,地形多为森林茂密的丘陵山地。由于公园面积大,在进行公园规划时,我们首先确立了主景“云峰阁”以控制全园,继而因地制宜地进行了集锦式规划,将公园分为4个景区12个景点,做到在这个较大面积的公园内既有分散布置的景点,又有能使游人驻足

    1990年03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株洲历次城市规划的变迁

    张留崑

    <正> “一五计划”期间,国家确定株洲为全国重点建设城市,30多年来,株洲从一个仅有7000多人的小镇,发展成为38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先后经历了4次重大的城市总体规划制定与修订工作(最后一次正在进行中)。回顾往事,有不少东西值得人们深思。

    1990年03期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农民集资 兴镇富民——湖南岳阳荣家湾镇的调查报告

    李慷

    在规划实践中,规划师积累了不少新想法,这些思想或是素常灵感火花的总结,或是对传统理论的反思。本着文责自负的原则,本刊特开辟‘争鸣园地”,将这些未必成熟的观点摆出来供读者交流探讨,以达到去芜取精的目的。 本期这个专栏发表两篇文章:李慷同志经过社会调查,提出了中部经济地带小城镇发展的一种方式;马武定同志从建筑学与规划学的差异上分析规划教育问题。我们期望大家就此发表自己的观点。

    1990年03期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城市规划设计的特点与城市规划教育

    马武定

    城市规划学源于建筑学,但更富有自身的特点。本文从几个方面探讨了两种学科之间的差异,提出规划教育应根据城市规划的特点进行改革和调整。

    1990年03期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略谈对城市规划工作的一些理解

    吕光祺

    <正> 目前在国内,城市规划工作还没有得到全社会的承认和支持。这里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即对城市规划工作的环境没有理顺。这是城市规划事业和城市科学发展的最大障碍。这里,笔者就自身的工作实践,谈谈对城市规划工作的一些认识。

    1990年03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风景游憩林应成为城市公共绿地的主要形式

    万美强

    <正> 我国城市的公共绿地分为近郊风景区、市级公园、区级公园、街头绿地及游憩林荫带等,按服务半径确定其位置及数量。但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目前全国城市公共绿地人均才5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仅12%。作为城市公共绿地主要形式的公园,对这种现状的形成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有必要对我国公园建设的实践进行一番检讨。

    1990年03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