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震东;
集聚的规模效应与分散的环境效应无法在实体空间中实现双优是田园城市在前信息时代无法突破的规模悖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城镇化让田园城市理想获得实现的可能,因为流空间所引致的虚拟集聚在创造更多经济发展机会与就业岗位的同时,并不必然引致实体建成空间开发密度与强度的大幅提升。流乡村与相对分散的流城镇构成的新兴田园城市,具有强劲的内生动力,能够链接更大范围的产业分工体系,从而提供更为充分的就业和更宜居的生活环境。新兴田园城市的出现预示着城镇化定义的改变。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城镇化是流空间扩展与消退的过程,更是精英群体改变社会空间关系进而推动人的城镇化的过程。
2020年03期 v.44;No.399 9-16+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5K] [下载次数:47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8 ] |[阅读次数:1 ] - 杨俊宴;史北祥;史宜;李永辉;
自城市诞生以来,与疾病和灾害的斗争,一直都是城市规划建设提升的主要动因之一,尤其在当代社会人口、信息、经济等高频交互的背景下,高密度城市成为疫病快速传播影响的重要因素。本文阐述了新世纪全球疫病在高密度城市传播的特征和我国城市防疫中的城市规划建设问题,提出建构包括城市-社区-建筑的多尺度空间防疫体系,并以综合大数据的智能化平台监控、反演和预警疫病爆发与传播情况。
2020年03期 v.44;No.399 1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75K] [下载次数:64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2 ] |[阅读次数:0 ] - 钱振澜;王竹;裘知;王焯瑶;郑媛;
针对"小概率-大代价"的疫情与灾害发生,提出了建立"防-适-用"响应机制的理念,解析了城乡建设的"安全健康单元"的概念,诠释了其基本内涵、营建目标、运维机制,以及与既有城乡空间的关系,明确了"安全健康单元"的核心内容、营建策略、关键技术等,为人居环境营建的发展提出了新思路与新举措。
2020年03期 v.44;No.399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1K] [下载次数:29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5 ] |[阅读次数:1 ]
- 吴唯佳;冷红;任云英;王承慧;张赫;李和平;王智勇;杨晓春;王成芳;武凤文;耿慧志;王富海;耿宏兵;朱子瑜;石楠;
<正>本场学术对话主题针对的是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本科毕业设计是高校对四年或五年本科专业教学的最终考核,是对学生在校所学知识、掌握能力的综合训练。过去本科毕业设计基本上采取"师傅带徒弟",即一位老师带几位学生的方式,教学效果因教师不同、选题不同而不同,质量缺乏保障。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特别是高校学生缴费上学,高校教学环境发生变化;有学生对在毕业设计给老师干项目、干私活提出质疑,
2020年03期 v.44;No.399 4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2K] [下载次数:6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吕斌;陈天;匡晓明;吕晓宁;史怀昱;彭瑶玲;黄文柳;张卫华;吴晓雷;
<正>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提高人民福祉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的。城镇风貌是城镇特色的最主要体现之一,是城镇的软实力,传承和塑造城镇特色风貌是惠及广大市民的民生工程,是改善人居环境、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美丽中国的重要任务和本质要求。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城镇风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也不乏优秀的特色传统风貌趋于消失,新生的城镇风貌单调、雷同,缺乏文化品味和活力,甚至人地关系混乱、不和谐的状况。追究其
2020年03期 v.44;No.399 5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6K] [下载次数:10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石晓冬;杨明;金忠民;黄慧明;罗江帆;罗小龙;张文忠;邓红蒂;杨浚;孙安军;
<正>在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和新的技术条件下,规划实施评估正朝着更加注重过程评估、关注指标实时监测、重视反馈优化实施等方向转变,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伴随着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与批复,许多城市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建立了实时监测、定期评估、动态维护的城市体检评估机制。如广州自2011年起形成了常态化年度评估工作,构建了"1+4"的年度体检体系;重庆围绕总规指标体系开展了城市运行监测;上海开展了总规目标绩效评估;北京在新总规批复后,也建立了"一年一体检,
2020年03期 v.44;No.399 6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7K] [下载次数:48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4 ] |[阅读次数:0 ] - 张京祥;张尚武;段德罡;陈前虎;马向明;史怀昱;赵炜;闾海;赵毅;
<正>改革开放40年,中国城镇化高速发展,与此同时,城乡二元结构在不断加剧,城乡两极差异化格局在不断显现,乡村总体上处在落后、萧条、衰败的状况。这个状况不是中国所独有,发达国家的乡村在当年高速城镇化时期也面临着一样的挑战。今天,落后、衰败、萧条的乡村正在成为制约中国实现世界强国目标的关键短板,也成为中国许多经济社会甚至是政治问题产生的根源。乡村虽小,但可谓"小乡村,大问题",要解决乡村问题需要置于一个大格局、大系统,我们也要有更高的视野。对乡村发展的关注不是从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才开始,十六大之后我们国家就提出"五个统筹",其中就有一个很重要的"城乡
2020年03期 v.44;No.399 74-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4K] [下载次数:79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9 ] |[阅读次数: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