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

主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承办: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主编:吴良镛

副主编:王静霞

执行主编:石

杂志社经理:李

责任编辑:王文彤  潘斌  刘聪 

平面设计:边秀花

出版:《城市规划》杂志社有限

       公司 

订购: 全国各地邮局

国内总发行: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外总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市399信箱)

国内统一刊号:CN 11-2378/TU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1329

广告许可证: 京海工商广字第

            8167

邮局报刊发行代号:82-72

定价:38.00

 

访问量:1359938

东北振兴

  • 沈阳综合保税区的提升与发展研究

    姚卓;周彦国;

    从我国综合保税区的发展入手,分析沈阳综合保税区的现状发展情况及问题。针对沈阳综合保税区(新区)的发展与定位,通过对沈阳综合保税区(新区)的优劣势分析,确定提升发展目标,提出了"区、港、城"一体化发展,大型功能引入带动产业升级的发展模式,联动空港资源,强化配套功能,多园多点,提升产业链条的布局模式建议。

    2016年S1期 v.40;No.353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2K]
    [下载次数:4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沈阳空港经济区产业布局规划研究

    徐鑫;李晓;李鹏飞;刘笑;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空港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依托空港的经济区建设已经成为城市新的功能区与经济增长点。空港经济区产业构成、产业布局也因此成为了规划学、区域经济学的研究热点。沈阳是东北中心城市,桃仙机场也是东北亚地区重要的航空枢纽。围绕桃仙机场发展空港经济已经成为沈阳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将空港经济区与沈阳城市发展相结合,从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角度,分析空港经济区的产业选择,并通过应用空间分析工具,探索充分利用空港周边城市用地和实现产业合理布局的有效方法。

    2016年S1期 v.40;No.353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3K]
    [下载次数:6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新型城镇化

  • 基于操作性原则的沈阳养老设施规划模式探索

    张建军;高峰;金锋淑;郭凯;林秀明;

    老龄化社会对新形势下的城乡规划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填补床位缺口、做好居家养老、推进医养结合等都是解决养老问题的关键所在。沈阳市是我国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地区之一,也是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区域。针对沈阳市养老难题,从老龄化现状与需求入手,基于操作性原则探讨大都市养老设施规划新模式:以老年友好城市与持续照护为理念,在调查分析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提出沈阳市的养老设施指标体系,以存量规划为重点提出可操作性空间布局方案和实施策略,有效推动沈阳市向老年友好城市的转型升级。

    2016年S1期 v.40;No.353 3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6K]
    [下载次数:6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供需关系分析的沈阳市幼儿园优化布局研究

    王丽丹;谭许伟;刘治国;于路;

    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层面对幼儿园布局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针对当前幼儿园布局存在的问题,对幼儿园的空间布局方法进行深入探讨。本研究以供需关系为主线,密度分析为基础,对传统规划方法进行优化。对沈阳市幼儿园空间布局现状进行客观评价,分析中心城区幼儿园空间分布的现状与特点,并通过核密度分析法、点密度分析法、网络服务区分析法对幼儿园的供需关系进行科学的模拟与分析,对沈阳市幼儿园布局提出建议与对策。

    2016年S1期 v.40;No.353 43-49+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1K]
    [下载次数:10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形”和“流”的城市多中心体系实证研究——以沈阳市中心城区为例

    张晓云;谭兴业;殷健;李越轩;

    以沈阳市中心城区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形"和"流"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模型,从静、动态两个角度揭示城市的空间发展特征。首先,从城市物质空间组成要素出发,构建以"人地房、设施条件、人居环境"为主体的空间评价体系,分析城市"形"的空间特征;利用人口、用地和建筑数据,结合交通出行调查,推算城市内各区域的空间出行分布,对城市"流"特征进行分析。综合二者研究结果,根据空间发展的均质、异质性特征,对沈阳市中心城区的空间格局进行重构。最后,以片区为单元,采用局部空间自相关的方法,对城市"形"和"流"的综合评价结果进行空间聚类,实现城市多中心体系的识别与发展阶段的判断。

    2016年S1期 v.40;No.353 5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4K]
    [下载次数:5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经济新常态、城市新动力、规划新供给——供给侧改革思路在沈阳近期建设规划中的应用与探索

    张晓云;谭兴业;贾晨亮;范婷婷;

    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的重要作用,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担负着统筹城市建设的供给与城市发展的需求的重要使命。结合《沈阳市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0年)》编制的前期研究,尝试解读城市的供给侧与需求侧,并以供给侧改革思想探索城市规划的新思路,期望通过城市规划的供给侧改革,协调城市人地关系,引领城市走上有序建设、适度开放、高效运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016年S1期 v.40;No.353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流域文化保护路径研究——以辽河流域沈阳段为例

    高子钧;毛兵;宫远山;李铁鹏;

    以流域为空间界定,以城乡统筹为研究背景,结合辽河流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实践,试图探索出打破行政区域概念的、立足于城乡发展的流域文化保护策略和方法,以此树立和强调"流域型文化遗产"的保护观念。

    2016年S1期 v.40;No.353 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1K]
    [下载次数:5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历史保护

  • 基于城市修补理念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探索——以铁西区卫工明渠沿线规划与实践为例

    张晓云;范婷婷;殷健;李晓;

    研究提出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中融入城市修补的规划理念,提倡文脉修复,历史传承;织补城市,活力再造。结合沈阳市铁西区卫工明渠沿线工业遗产总体与典型案例保护利用的实践,提出在文脉修复整体保护思路下,通过对城市功能、人群以及特色空间的织补实现城市更新。最后总结了沈阳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经验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

    2016年S1期 v.40;No.353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K]
    [下载次数:1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0 ]
  •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困境与展望——以沈阳市中山路为例

    陈晨;谭许伟;由宗兴;王丽丹;

    历史文化街区因保留传统道路空间肌理、包含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源而具有很高的价值,因此对其保护与改造的意义与责任重大。目前国内对历史街区的保护问题存在一定误区,或持"不动"、"少动"的保守态度,造成建筑遗存保护修缮无人问津,历史街区所具有的价值难以向世人展现的局面;或大肆仿古建设,破坏街区价值。为使历史街区重现生机,沈阳市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动态更新建设为条件,建立起刚柔并举的保护框架,通过选取节点地区着重控制、带动整体复苏,加强运营管理,从空间塑造、功能置换、资金运筹等多角度探索更新改造策略,最终实现历史街区的复兴发展。

    2016年S1期 v.40;No.353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0K]
    [下载次数:1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城市设计

  • 新时期面向品质提升的城市设计工作思路探讨——以沈阳金廊核心段城市设计为例

    夏镜朗;吕正华;王亮;

    沈阳金廊在快速发展十年之后,迎来了对规划建设总结和提升的阶段,本文在分析其建设现状基础上,结合新时期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从追求品质增长、发挥公共价值、增强设计指导性三方面开展本轮城市设计工作,包括继续按照最初谋划的金廊整体功能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严格控制,着重对公共领域的品质进行提升,并打造未出让地块为示范项目树立标杆,最终落实成管控文件。

    2016年S1期 v.40;No.353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2K]
    [下载次数:4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面向实施管理的城市设计编制层次研究——《沈阳市城市设计编制规定》解析

    崔浩;吕正华;李鑫;

    为了全面加强、开展城市设计工作,沈阳市结合规划管理与城市建设的实际需求,以加强城市设计编制工作的规范化、实现城市设计编制成果的标准化为目的,组织编制《沈阳市城市设计编制规定》。本文从理清城市设计与规划管理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出发,对编制层次划分、各层次解决的问题以及各层次与法定规划的对接三方面进行解析,旨在为沈阳市城市设计工作在系统化和规范化以及面向管理的建设道路上探索新的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2016年S1期 v.40;No.353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详细规划

交通市政

  • 沈阳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线网规模与布局研究

    范东旭;刘威;张玉一;宋涛;

    从宏观政策、交通需求及城市规划三方面导向剖析了沈阳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的必要性。基于投资能力与建设能力两种方法对沈阳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线网规模进行预测,投资能力预测主要通过GDP与财政收入两项指标控制,建设能力预测主要通过沈阳市历年轨道交通建设速度与其他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速度类比进行控制。以规模控制为基础,以客流效益为支撑,确定轨道交通近期建设线网比选方案;采用线网客流预测、各条线路客流预测及空间板块客流分布预测三项指标分析比选方案客流效益,最终形成近期建设线网规划方案。

    2016年S1期 v.40;No.353 99-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沈阳现代有轨电车系统的规划、建设与运营

    邴雪;刘威;孙烨;

    沈阳市浑南现代有轨电车建设工程创造了"一次性建设规模全国最大"、"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速度第一"等多项建设记录。本文介绍了沈阳浑南现代有轨电车系统的规划、建设与运营情况,对其规划选址、功能定位、建设实施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其他城市的现代有轨电车发展提供参考。

    2016年S1期 v.40;No.353 105-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2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大城市公共停车策略研究与应用——以沈阳市为例

    宋涛;苗睿博;范东旭;

    结合沈阳市实际情况,分析沈阳市的停车现状及停车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先进城市停车规划策略,提出了沈阳市"一调控两转变"的停车发展之路:"一调控"即应用调控型停车规划策略,"两转变"即由独立设置、平面设置向联合开发、立体设置转变,由"政府为主导"向"市场为主导"转变。在此基础上从理顺领导机构、保障用地供应、推行产业运作、鼓励单位自建等方面提出一系列保障措施,确保规划策略得以实施。

    2016年S1期 v.40;No.353 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生态绿地

  • 基于三生融合的城市边缘区绿色生态空间规划——以沈阳市西北绿楔为例

    王娜;张年国;王阳;钱振水;

    从对"三生空间"的概念解析入手,通过对城市边缘区绿色生态空间的保护困境和原因分析,提出创新规划理念、转变发展思路和注重规划实施3个方面的规划对策。并以沈阳市西北绿楔为例,从生态格局控制、生产空间发展、生活空间建设等方面探讨城市边缘区绿色生态空间的规划要点,提出实施生态格局控制、发展绿色经济、控制建设容量、生态项目策划4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实现城市边缘区绿色生态空间内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协调、可持续发展。

    2016年S1期 v.40;No.353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3K]
    [下载次数:2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