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

主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承办: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主编:吴良镛

副主编:王静霞

执行主编:石

杂志社经理:李

责任编辑:王文彤  潘斌  刘聪 

平面设计:边秀花

出版:《城市规划》杂志社有限

       公司 

订购: 全国各地邮局

国内总发行: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外总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市399信箱)

国内统一刊号:CN 11-2378/TU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1329

广告许可证: 京海工商广字第

            8167

邮局报刊发行代号:82-72

定价:38.00

 

访问量:1359946

编者絮语

  • 看海

    石楠;

    <正>年初就有气象学家发出警告,因为气候异常,今年有可能出现"九八"那样的洪涝灾害。入夏以来,气象学家的预言应验了。南方多座城市饱受洪涝灾害困扰,给民众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一时间,网上各种"看海"的调侃不绝于耳,更有人又一次把矛头指向城市规划。其实,洪涝灾害是一种常见气象灾害,之所以近年来频发,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大气环流变化,有的地方暴雨成灾,有的地方干旱少雨。脱离开这个大环境变化,谈论城市气象灾害,难免有管窥之嫌。

    2016年07期 v.40;No.350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规划信息

  • 规划信息

    <正>高层信息_TOP VOICE国务院批复多地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近日,国务院批复同意《京津冀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广东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安徽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四川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武汉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西安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沈阳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要求各地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落实各项改革举措。

    2016年07期 v.40;No.350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规划研究

  • 城市的本质

    薛立新;

    从决定人存在与发展的根本活动出发,首先推断出决定社会组织存在与发展的根本活动。在对社会基本组织——家庭的本质做了重点分析之后,论证了家庭、村庄与城邦的本质是相同的。以此为基础,推断出了城市的本质。为增加这一推论的可靠性,又从政治、经济与文化的本质、城市空间构成要素等两方面,对这一推论做了进一步验证。最后,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本文推断出的就是城市的真正本质。

    2016年07期 v.40;No.350 9-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8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城市地下空间控规体系与编制探讨

    沈雷洪;

    国内相关规划编制规范与办法的缺失,导致许多地下空间控规编制成果各自成章,不利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规范管理与有效控制。从地下空间的特点出发归纳了地下空间5大系统,并梳理出相应的规划控制指标体系,包括地下土地使用规划控制、地下建筑建造规划控制、地下交通设施规划控制、地下环境与设施配套规划控制、地下市政设施规划控制、地下防灾设施规划控制6大项、26类。结合常规控规编制办法与地下空间的特点,对6大项规划控制指标的编制方法与内容进行详细解析,并相应提出了地下空间控规编制的主要成果内容。

    2016年07期 v.40;No.350 1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8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2 ]
  • 城镇住房市场分割与运作机制演变研究

    张国武;谢宏坤;

    运用分割原理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城镇住房复杂多样的供应和需求分割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揭示了我国城镇住房供应和需求分割机制以及住房市场运作机制的演变规律,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改革当前住区规划的相关建议。

    2016年07期 v.40;No.350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6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面向城市规划管理的交通环境影响分析研究

    梁对对;孙永海;曹罡;袁磊;余磊;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日益突出。交通污染是城市主要污染源之一,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持续上升。然而,目前将城市规划管理与交通减排降噪关联起来的研究与实践甚少。本文从城市规划管理的应用需求出发,将城市空间形态塑造、路网规划布局、交通排放(噪声)模拟分析等关联起来,研究面向城市规划管理的交通环境影响分析体系框架和技术流程,并以在深圳太子湾片区详细规划中的应用为例,验证本研究的技术可行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2016年07期 v.40;No.350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5K]
    [下载次数:8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 ]

城镇化研究

  • 家庭视角乡村人口城镇化迁居决策特征与机制——基于武汉的调研

    罗震东;夏璐;耿磊;

    乡村人口是城镇化进程中的主要微观行为主体,务实深入地研究他们行为决策的特征与机制,是制定合理的城镇化政策的基础。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构成单元,家庭整体的综合理性是乡村人口进行迁居决策的主要基础。基于家庭单元的人口城镇化研究价值日益凸显。梳理武汉市域外围乡村地区的实地调研成果,构建基于家庭的分析框架,重点对不同家庭结构的行为选择特征进行机制解释。发现武汉所代表的中部大都市外围乡村家庭的迁居意愿总体较低,多数家庭通过代际间或夫妻间分工、劳动力近距离流动维持城乡二元兼业模式,家庭成员的行为选择相互补偿,共同追求家庭发展的均衡稳定,半城镇化模式是乡村人口长期理性选择下的均衡模式。城镇化政策的制定要打破这一均衡,必须立足家庭整体理性,顺应家庭聚合发展的总体趋势。

    2016年07期 v.40;No.350 38-47+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6K]
    [下载次数:16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团场城镇化路径研究——政策设计与政策评估

    林永新;

    在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国家安全战略背景下,针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普通团场缺乏工业化潜力的现实困境,探索推进团场城镇化的可行路径。遵循现代公共政策理论的研究方法,根据大田农业和设施农业在生产上的规律,设计了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空间布局调整政策为核心,以土地流转、连队整合、团部城镇规划、交通、住房、援疆资金政策为支撑的政策体系,并对该政策体系的实施有效性、内部一致性、外部相容性和政策风险进行了系统性的评估。通过区分不同的农业人地关系类型,界定了实践中该政策体系的适用范围,反思了农业地区城镇化动力机制的传统理论。

    2016年07期 v.40;No.350 48-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6K]
    [下载次数:7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 ]
  • 小微制造业村镇“产、村融合”空间模式研究——基于STING法的实证分析

    许凯;杨寒;

    在村镇发展过程中,一些小微制造业企业发展成村镇的支柱产业,并在村镇的用地构成中占较大的比例,这种村镇类型被称为小微制造业村镇。本研究在梳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产、村融合"空间模式,认为产业链的发展是村镇空间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产业链功能聚合度"与"产业功能/非产业功能混合度"是表征产业链发展与村镇空间结合程度的重要空间指标;进而建构基于STING法(空间信息网格法)的研究路线,选取武夷山下梅村和安溪感德镇两个茶加工产业村镇为案例,对案例中这两个指标及其分布进行研究。其结论是,产业链发展程度与村镇功能混合程度关联度高;而上述两个指标的分布除了受到村镇原有空间结构对产业的适应性的影响,也受到村镇主要空间要素如公共空间、基础设施分布的影响。

    2016年07期 v.40;No.350 57-64+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3K]
    [下载次数:1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空间研究

  • 城市特色的认知、表达与规划探讨——以江苏省为例

    朱东风;

    从时空和人三重视角谈城市特色的认知和表达,认为城市空间特色体系具有复杂多维结构,城市特色的空间表达须关注空间、群体和社会性三个主导价值,其表达路径包括既有特色的彰显、当代特色的塑造和公众认知教育。结合对江苏城市空间特色体系规划的回顾与总结,肯定了规划在强化江苏13个城市特色的认知、表达和实践中的现实意义,并就城市社会生活的空间特色表达、"先底后图"的空间特色规划编制以及规划实施管控提出建议。

    2016年07期 v.40;No.350 6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1K]
    [下载次数:10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城市开放空间规划标准研究

    蔚芳;李王鸣;皇甫佳群;

    城市开放空间是提升城市品质,促进居民社会交往、休闲娱乐和追求健康生活的重要设施。目前我国开放空间规划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家标准和规范中尚未提及开放空间这一概念,现行规划编制体系也没有明确提出与开放空间规划相关的内容与标准。国际上,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开放空间规划标准的颁布和使用已有较长历史。通过对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和中国香港的代表性城市最新开放空间规划标准特别是其中的定量标准进行分析解读,提出应将开放空间规划纳入我国现行规划体系,并结合自身情况,有选择地采用开放空间分级标准、面积标准、可达性标准、千人指标、设施与活动要求等标准的建议。

    2016年07期 v.40;No.350 7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13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村镇聚居空间撤并特征及优化趋势研究——以2000年以来的苏锡常地区为例

    洪亘伟;刘志强;

    村镇聚居空间撤并建构了新的城乡空间秩序,对城乡互动、一体化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以苏锡常城镇密集地区为例,阐明2000年以来该地区村镇撤并的阶段特征,分析在城市化力与自上而下的行政外力交替主导下村镇空间撤并的模式及问题,基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揭示村镇撤并核心价值观向人本主义和生态主义转变的需求,提出村镇聚居空间撤并工作的适宜性发展趋势及其组织流程、内容和方法,促进村镇聚居空间撤并的良性循环。

    2016年07期 v.40;No.350 81-85+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下载次数:6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城市历史研究

  • 1957年“反四过”运动的历史考察——兼谈对新中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影响

    李浩;

    采取史料分析和老专家访谈等方法,对1957年的"反四过"运动进行历史考察。新中国初期的增产节约运动是"反四过"的主要诱因,"四过"实际指向整个基本建设领域,但城市规划却扮演了"替罪羊"的角色,其原因主要是在"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的特殊形势下,对城市规划科学性的认识明显不足。"反四过"的发生成为"三年不搞城市规划"的重要导火索,对1960年代规划事业走向衰败产生了深刻的不良影响。城市规划界应当将其作为重要的警示教育题材之一,经常性地开展自省和自律,并务实寻求城市规划工作的合理定位。

    2016年07期 v.40;No.350 8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4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新疆喀什地区古代聚落时空分布研究

    陶金;张杰;刘业成;

    以新疆喀什地区为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考古和文献资料进行处理,绘制了不同时期聚落空间分布图,通过各时期聚落分布图的叠加,分析了喀什地区古代聚落的总体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演变规律,最后通过相关影响因子的分析,揭示了聚落时空分布特征的成因。

    2016年07期 v.40;No.350 9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1K]
    [下载次数:10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明代长城沿线明蒙互市贸易市场空间布局探析

    范熙晅;张玉坤;

    明蒙双方迫切的物质交换需求促使官方贸易通道畅开,互市贸易市场沿明长城而设,是开放性与封闭性的矛盾统一。根据过往研究发现:互市贸易市场的空间分布及选址特征,表征了矛盾双方在贸易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且此方面研究尚需进一步深入。根据历史地理学理论,结合文献资料法、地图法、分类比较法等,按军镇联防及地理位置关系划分区域,探析互市贸易市场空间布局及选址的原则和影响因素,指出其布局不但受所处地理位置及环境影响,更与所在军镇的军事聚落分布、长城边墙走向、军事体系构成等有密切关系。

    2016年07期 v.40;No.350 99-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5K]
    [下载次数:1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规划实施案例

  • 规划实施从技术思维向公共政策思维转变——某商业金融项目高度调整的公众参与案例分析

    张磊;王心邑;

    <正>公众参与并不是规划领域的新议题,自1990年代开始,为应对我国市场转型后的社会需求,规划界学者、专家就已借鉴西方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理论与经验,在规划编制和实施中积极倡导公众参与,并逐步在实践中探索符合我国制度环境、公民素养和规划内容的公众参与制度、程序和方法~([1~4])。此后,公众参与被纳入2008年开始实施的《城乡规划法》中~((1)),成为城乡规划实施过程涉及规划内容修改的法定环节。但是,如何

    2016年07期 v.40;No.350 105-10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6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规划许可及其思考

    何明俊;

    <正>《城乡规划法》第4条规定了"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并且要求建设项目的规划许可应当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然而在现实的规划管理中,不仅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与建设项目的许可是同时存在的,并且各种专项规划也不断地在编制中。如何贯彻"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避免由于控制性详细规划与专项规划同时编制而导致建设项目的行政许可难题,是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共同关心的。如下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规划许可案例虽然发生在《城市规划法》施行时期,

    2016年07期 v.40;No.350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遗珠拾粹150

  • 湖北大悟县双桥古镇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赵苒婷;赵逵;叶小舟;党一鸣;

    <正>1.古镇概况双桥古镇位于湖北省大悟县县城以北7km,东临澴水,西倚大别山,古镇因澴水而兴,自古繁荣。此地河运便利,陆路通达,人们可以航运南下经澴水入府河到武汉,亦可陆路北上经三里镇、罗山县至河南。河边曾有3座码头,至解放初期仍常有船舶在此停靠,古镇凭借着发达的水运和陆路交通成为当地物资集散和商贸活动的中心,曾被称为"小汉口",如今常住人口500人,现存古建筑面积约23000m2。古镇因有"双公双母"(公——石拱桥、母——木桥)而得名双桥古镇。2.历史沿革双桥镇于北周时期初显雏形,明末清

    2016年07期 v.40;No.350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5K]
    [下载次数:4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